如何辨别菌菇是否有毒 如何第一时间减轻中毒症状?
著名作家汪曾祺在西南联大上学,前后在昆明生活了7载。此后多年,他念念不忘昆明之味。
在散文《昆明的雨》中,他写道:“牛肝菌色如牛肝,滑、嫩、鲜、香,很好吃。炒牛肝菌须多放蒜,否则致人晕倒。”
在很多地方,可常听到“炒菌时放大蒜一起炒,大蒜没变黑就说明无毒”“与银器、米饭反应变黑色的菌有毒”的所谓“经验”。2019年7月,云南楚雄的姜师傅用大蒜“验毒”,结果把全家人送进ICU。
多年从事自然科普文化传播工作的秋西告诉科技日报记者,这些辨别毒蘑菇的土方法,没有科学依据。有些毒蘑菇中有氧化性的物质,可使大蒜变色,但有些毒蘑菇却没有这种特性,所以大蒜不变色也不能证明蘑菇一定无毒。目前,也没有实验证明大蒜可以去除毒菌中的毒素。
秋西还自制视频,解析为啥一家人同吃牛肝菌,有人中毒有人啥事都没有,“锅铲背后的这片菌,是个‘漏网之鱼’,始终粘在铲柄下方,没有足够受热,一家人里谁吃到谁中招。”
此外,民间流传的许多识别毒菌方法并不可靠。
谬传一:“颜色鲜艳、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”“红伞伞,白杆杆,晚上一起躺板板”。在西南地区,典型的红伞白柄的大红菇,不但可食,还营养美味;而色彩不艳、长相并不好看的肉褐鳞小伞、秋盔孢伞等却极毒;红顶白鳞的毒蝇伞很漂亮,它的确有毒,同样很漂亮的红黄鹅膏,却是中外著名的食用菌。因此万万不可一概而论。
谬传二:“不生蛆、虫子不吃、味苦、腥臭的有毒”。事实上不少有毒菌对虫无害,著名的豹斑毒伞常被蛞蝓摄食。
谬传三:“受伤变色、流汁液者有毒”。其实也不尽然,像松乳菇、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,却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。
华蓉介绍,其他谬传如“菌盖上有疣、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有毒”。这类菌有毒种类比例较大,但也并非有此特征的菌必定有毒,许多毒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特征,像外观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。因此,用这些流传的说法来鉴别种类繁多、形态各异、毒素成分复杂的毒蘑菇不仅不安全,甚至是非常危险的。
专家们反复提醒,如果自己采摘野生菌,要先辨明是不是可食用的,否则其中仅一朵有毒都可能置人于死地。
凡是在吃过野生菌10分钟后至72小时内,有头昏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腹泻、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者,真可能是西南地区常听到的“吃着菌儿了”。
“从临床来看,目前没有特效药可救治鹅膏毒肽中毒的患者,但早期可以通过综合治疗,尤其是48小时内进行救治,如消化道清理、血液净化、药物保肝治疗等,可让患者有一定生存可能。”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内科主任郑粉双介绍,患者如何自己第一时间减轻中毒症状?首先要大量喝温水和催吐,随后可用勺、筷子等刺激咽喉催吐,减少毒素吸收;其次是尽快就医,家属最好携带菌样品以备鉴定,可有效帮助医生确定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。
同时,同餐进食者不论症状轻重,均应立刻到附近的医院留观诊治。
推荐
直播更多》
-
提升航空频率干扰排查能力 河南省驻马店无管局开展航空频率保护专项行动扫描
保障航空专用无线电频率使用安全,关系...
-
提升航空频率干扰排查能力 河南省驻马店无管局开展航空频率保护专项行动扫描
保障航空专用无线电频率使用安全,关系...
-
我国首个自主研发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 在锦州气田点火成功
中国海油17日宣布,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...
-
助力算力赋能千行百业 首届中国算力大会将在山东济南召开
算力竞争是全球技术创新竞争中的重要一...
-
加强投资中国北台湾地区 日月光封测中坜厂斥资 67.8 亿元扩建
全球封测龙头日月光投控加强投资中国北...
-
富士胶片宣布对其美国业务3.5亿美元投资计划 将用于产能扩展和产品研发
半导体材料厂商富士胶片(FUJIFILM)日前...